2022年广东GDP预计达12.8万亿元******
中新社广州1月12日电 (记者 程景伟)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2日在广州开幕。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,预计2022年广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2.8万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五年年均增长5%,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。
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、深中通道之后,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跨海通道工程。 广东省交通集团供图政府工作报告显示,广东经济结构持续优化,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600万户、五年净增608万户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.7万家、五年增加2万家,高新技术企业达6.9万家、五年翻了一番多。
2022年,受多重因素冲击影响,广东面临的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突出,经济发展遇到多年未有的困难和挑战。广东率先出台两批214项稳经济具体举措。同时,全年退税减税缓税降费高达4656亿元、力度历年最大。值得一提的是,去年广东工业投资增长12%,展现出强大的产业韧性和发展实力。
政府工作报告称,2022年,广东有力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,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%左右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23年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,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%以上。
王伟中表示,广东将实施制造业当家“一把手”工程。大力推进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,提质壮大现有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,加快推动超高清视频显示、生物医药与健康、新能源等产业成为新的万亿元级产业集群。
据介绍,广东将着力扩内需稳外需,支持住房改善、新能源汽车、绿色智能家电等大宗消费。全年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30个,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。
此外,广东将新打造一批千亿元级、万亿元级出口产业集群,支持汕头、湛江建设大型出口加工产业区。建设大宗商品、电子元器件、飞机、汽车、农副产品、中高端消费品六大进口基地,组建全牌照大宗商品进出口公司。(完)
CPI回落至“1”区间 为宏观政策“稳增长”创造有利条件****** 中国网财经12月10日讯(记者 李春晖)昨日(9日)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1月份全国CPI(居民消费价格指数)数据,CPI同比上涨1.6%,涨幅比上月回落0.5个百分点,重回“1”区间。这已经是CPI同比涨幅连续两个月较快回落。 (图片来源:国家统计局网站) “除上年同期基数抬高外,11月CPI同比涨幅回落主要源于当前猪肉已进入价格见顶回落阶段,蔬菜价格下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。”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11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.7%,涨幅比上月回落3.3个百分点。食品中,猪肉价格上涨34.4%,涨幅比上月回落17.4个百分点。鲜菜价格下降21.2%,降幅比上月扩大13.1个百分点。 “猪肉价格在前期涨幅较大的情况下,受疫情及天气影响需求转弱,加上中央储备猪肉投放工作继续开展,导致预期有所扭转,前期压栏惜售行为转为集中出栏。今冬天气晴好且偏暖,供给充沛导致蔬菜价格下降。”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。 与此同时,11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、更能反映整体物价水平的核心CPI继续处于低位:同比上涨0.6%,涨幅与上月相同。 “(核心CPI走低)显示当前整体物价形势稳定。这与欧美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,将继续为国内宏观政策‘以我为主’提供重要支撑。”王青表示。 今年以来,面对外部环境的高通胀压力,我国通过一系列政策合力,始终保持着相对温和的通胀水平。 “进入到下半年,通胀整体呈现‘两高两低’特征。”温彬表示,“两高”是指外部输入通胀高,食品能源通胀高,“两低”是指核心通胀低,工业品通胀持续走低,表明经济与通胀面临一定的结构性矛盾。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,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。会议提出“突出做好稳增长、稳就业、稳物价工作”、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”。12月7日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疫情防控“新十条”,对风险区划定和管理、核酸检测、隔离方式等提出了进一步的优化要求,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。 政治局会议传递出稳增长的重要信号,疫情防控政策也进一步优化,分析人士认为,明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朝着稳增长方向加码发力、协调配合。而CPI涨幅的回落,为这些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。 “综合考虑整体经济运行态势及商品和服务市场供需平衡状况,2023年在全球通胀降温趋势下,国内消费反弹带来的潜在通胀风险也不大。这意味着年底前后货币、财政政策都具备在稳增长方向适度发力的空间。”王青表示。 温彬表示,展望2023年,我国通胀仍将保持温和水平,随着疫情防控放松促进需求回升,通胀中枢大概率小幅升高。主要特点为:一是外部输入型通胀压力缓和;二是疫情防控优化,社会整体需求回暖,核心通胀将由目前的超低区间逐步均值回归;三是食品与能源安全边际高,非核心通胀保持温和;四是工业品价格仍存在一定通缩压力。
|